近年興起的群眾募資,造就許多明星商品,但你可能不知道,其實募資失敗率高達六成,過去一年誰是大贏家?全球最大群募網告訴你。
去年10月在美國洛杉磯開幕的貓咪咖啡廳,也是從群募網籌資發跡,贊助網友直呼這個點子很療癒,至於是否用了多少酷炫新科技,他們其實沒那麼在意。 (來源.法新社)
「用你的錢、圓我的夢」,把點子放在網路上向大眾募資,近年興起的群眾募資平台,讓台灣人也瘋狂,去年,就有超過九萬個台灣人,在國內外群眾募資網站(簡稱群募網站)捐出超過新台幣兩億元,贊助素未謀面的網友圓夢,成長率較前年翻倍。但你知道嗎?圓夢其實一點也不簡單。
「群眾募資」確實是種充滿魅力的籌資方式。除了解決資金門檻之外,還能測試市場水溫,達到產品行銷效果,智慧型手表業者Pebble就是最好的例子。Pebble透過群募網站獲得了百萬美元奧援、如今一年出貨量超過一百萬只,已是全球智慧型手表領導品牌。
在群眾募資網站暴紅,也可以迅速成為媒體、投資界的鎂光焦點。社群網站龍頭臉書(Facebook)在二○一四年砸二十億美元購併虛擬實境裝置開發商Oculus VR,該公司創辦人年僅二十一歲,一個產品都還沒做出來,靠著群募網站募資二百四十三萬美元的超強人氣,讓臉書甘願「砸錢買空氣」。
群募沒大家想的簡單
逾六成上架提案會失敗
無獨有偶,一群同樣年輕的台大休學生募得超過一百五十萬美元,要打造性能價格比最高的多功能3D印表機Flux,等不及募資時間結束,矽谷創投就忙著邀請他們到矽谷參訪。
不過,一年集資超過新台幣一百六十億元、全球最大的群募網站Kickstarter,最新營運數據顯示出,群眾募資其實是一場極其殘酷的淘汰賽。
群眾募資生態跟你想的並不一樣。台灣最大群眾募資網站FlyingV創辦人林弘全說:「群眾募資的最大迷思,就是許多人誤認這很簡單。」
事實上,Kickstarter上琳瑯滿目的美好提案,超過六成會失敗。根據其提供資訊,由於上架案件越來越多,分散資金目標,集資的成功率逐年緩跌,二○一四年首度跌破四成,僅三九%。台灣本土募資平台競爭相對沒有那麼激烈,平均成功率約四成到五成。
去年五月在群眾募資網站募得新台幣一百萬元學費,三十四歲的葛如鈞如願成為台灣第一位自Google「奇點大學」畢業的學員。
看似靠著群眾募資圓夢又暴紅,但曾有一次募資失敗經驗的他,比誰都清楚,錢不會從天上自己掉下來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